“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覆盖,智能柜员机助力政务“家门口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于便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出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计划,旨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其中,智能柜员机的应用成为了这一计划的一大亮点,实现了104项政务事项的“家门口办”,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服务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社区服务设施的总和。这一计划的实施,旨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减少居民出行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智能柜员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柜员机是一种集自助服务、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实现了智能柜员机在政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104项政务事项的“家门口办”。
首先,智能柜员机在政务服务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以往,居民办理政务事项需要前往相关部门,排队等候,耗时费力。而智能柜员机的出现,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轻松办理各类政务事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智能柜员机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政务服务的覆盖范围。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智能柜员机的设置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居民生活,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
此外,智能柜员机的应用还提高了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居民可以通过智能柜员机查询政务事项办理进度,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为了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覆盖,各地 *** 积极推动智能柜员机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 *** 加大投入,为社区配备智能柜员机;另一方面, ***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智能柜员机的研发和推广。
在智能柜员机的应用过程中,各地 *** 还注重提升居民的使用体验。一方面,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居民对智能柜员机的使用技能;另一方面, *** 积极收集居民反馈,不断优化智能柜员机的功能和服务。
总之,“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覆盖,智能柜员机实现104项政务“家门口办”,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