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达川镇渔光互补项目投产,创新模式引领绿色能源与渔业发展新篇章

兰州新闻网 阅读:11 2025-08-04 10:09:00 评论:0

近日,位于我国西固达川镇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投产,这一创新项目不仅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更以绿色能源与渔业发展的完美结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悉,该项目年产值可达千万,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西固达川镇,这一项目占地约1000亩,采用光伏板与鱼塘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双重效益。项目自建设以来,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游客的关注。

据了解,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光伏板采用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同时,鱼塘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品种多样,包括草鱼、鲢鱼、鳙鱼等,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

西固达川镇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绿色能源与渔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以下是该项目带来的几大亮点:

1. 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渔光互补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2. 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渔业效益。项目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鱼塘与光伏板的和谐共生。水下养殖的鱼类在光合作用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

3. 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渔光互补项目在发电过程中,减少了传统能源消耗,降低了碳排放。同时,项目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投产,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完善。同时,项目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西固达川镇渔光互补项目的投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探索绿色能源与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西固达川镇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我国绿色能源与渔业发展的一次重要突破。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