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农村“光伏+农业”试点:棚顶发电、棚内种菌效益翻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动,一种新型的“光伏+农业”模式在永登农村地区得到了试点和推广。这种模式巧妙地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棚顶发电、棚内种菌的效益翻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登农村地处甘肃省兰州市,这里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光伏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永登农村开始尝试“光伏+农业”的试点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将光伏发电设施安装在农业大棚的棚顶,既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永登农村的“光伏+农业”试点项目中,棚顶发电系统采用高效的光伏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业大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与此同时,大棚内部则种植着各种食用菌,如香菇、平菇等。这种独特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据了解,棚顶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每平方米光伏板每天可以产生约1.5度电。在永登农村,一座100平方米的农业大棚,其棚顶光伏发电系统每天可以产生约150度电。这些电力不仅可以满足大棚内部的照明、灌溉等需求,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并网销售,为农民带来额外的收入。
而在大棚内部,种植食用菌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棚顶发电产生的电力,还能提高土地的产出。食用菌的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需求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在永登农村,一亩食用菌的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左右,按照市场价计算,每亩食用菌的产值可以达到数万元。
“光伏+农业”试点项目在永登农村的成功实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一方面,光伏发电为农业大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大棚内部种植食用菌,提高了土地的产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广“光伏+农业”模式,永登农村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试点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光伏发电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创新,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光伏+农业”模式。
总之,永登农村“光伏+农业”试点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在政策支持和农民共同努力下,相信这种模式将在更多农村地区得到推广,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