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数字化保护圆满完成,方言曲库全民共享新时代

兰州新闻网 阅读:1 2025-09-13 05:50:35 评论:0
“兰州鼓子”数字化保护圆满完成,方言曲库全民共享新时代

近日,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艺术——“兰州鼓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圆满完成,其丰富的方言曲库正式向全民开放。这一举措不仅为兰州鼓子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兰州鼓子,又称“兰州曲子”,是流传于我国甘肃省兰州市的一种地方戏曲艺术。它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兰州鼓子以其独特的唱腔、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西北戏曲之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州鼓子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兰州鼓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州鼓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终于圆满完成。此次数字化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集整理兰州鼓子的曲谱、唱词、剧目等资料,建立完整的兰州鼓子数据库。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兰州鼓子的唱腔、表演、剧目等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存。

三、开发兰州鼓子数字化教学资源,为传承人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

四、开展兰州鼓子数字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艺术形式。

此次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完成,使得兰州鼓子的方言曲库得以向全民开放。这意味着,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免费欣赏和学习兰州鼓子。这对于兰州鼓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化保护使得兰州鼓子的资料得以永久保存,避免了传统纸质资料易损、易丢失的问题。同时,数字化资料便于查阅和传播,为兰州鼓子的研究、教学和推广提供了便利。

其次,方言曲库的全民开放,有助于提高兰州鼓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多的人通过数字化平台了解兰州鼓子,有利于激发人们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兴趣,为兰州鼓子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兰州鼓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保护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总之,兰州鼓子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更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