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镇盐碱地改良水稻亩产破800公斤,创西北地区新高

兰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5-17 07:50:27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盐碱地改良方面。近日,位于西北地区的达川镇传来喜讯,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成功改良盐碱地,使得水稻亩产突破800公斤,创造了西北地区新高,为我国农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达川镇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盐碱化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达川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展盐碱地改良工作。在 ***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农民与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据了解,达川镇盐碱地改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 :

1. 水稻种植技术改良:通过选用耐盐碱水稻品种,结合科学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高水稻在盐碱地上的产量。

2. 生物改良:利用生物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盐碱度。

3. 物理改良:采用深松、深耕、平整土地等物理措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质量。

4. 农业综合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的努力,达川镇盐碱地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改良后的盐碱地水稻亩产已突破800公斤,比改良前提高了近一倍。这一成果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西北地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宝贵经验。

达川镇盐碱地改良水稻亩产破800公斤,创西北地区新高的背后,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支持:

1. *** 政策支持: ***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盐碱地改良,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2. 科技创新驱动: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推广新技术,为盐碱地改良提供有力保障。

3. 农民积极参与:当地农民积极响应 *** 号召,投身盐碱地改良工作,为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4. 社会力量助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盐碱地改良工作,为达川镇提供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展望未来,达川镇将继续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一成果也将为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盐碱地改良提供借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