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废弃矿区变身樱桃产业园:探索“矿山修复+产业导入”新模式

兰州新闻网 阅读:12 2025-05-27 05:50:2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红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矿业开采后,许多矿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红古区积极探索“矿山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将废弃矿区变身樱桃产业园,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一、废弃矿区变身樱桃产业园的背景

红古区位于我国甘肃省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矿产资源丰富。然而,长期的矿业开采导致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红古区开始探索矿山修复与产业导入相结合的新模式。

二、红古区“矿山修复+产业导入”模式的具体实践

1. 矿山修复

红古区在废弃矿区的修复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植树造林:在废弃矿区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树种,如沙柳、梭梭等,以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采用生物技术,对废弃矿区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3)水资源利用:合理调配矿区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产业导入

在矿山修复的基础上,红古区引进樱桃产业,实现了废弃矿区的华丽转身。具体措施如下:

(1)政策扶持:红古区 ***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樱桃产业,降低企业成本。

(2)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樱桃种植技术,提高樱桃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3)品牌建设:打造“红古樱桃”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三、废弃矿区变身樱桃产业园的成效

1. 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矿山修复,废弃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 经济效益提升:樱桃产业的成功导入,为红古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3. 社会效益显著:废弃矿区变身樱桃产业园,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红古区“矿山修复+产业导入”模式为我国废弃矿区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红古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为我国矿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