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并网发电,为贫困农户带来绿色财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一座集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于一体的扶贫园近日正式并网发电,为当地贫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
这座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位于红古区某村,占地面积约100亩。园内采用“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模式,将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据悉,该扶贫园共安装了2000多块光伏板,总装机容量达500千瓦。
光伏发电扶贫园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绿色能源,更为贫困农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据了解,园内光伏板发电后,每年可为每户贫困农户带来3000元的分红。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的燃眉之急,更为他们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的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区在新能源产业扶贫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扶贫园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了扶贫园的顺利建设。同时,扶贫园还吸纳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参与建设和管理,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他们脱贫致富。
此外,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扶贫园内,种植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这些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确保了扶贫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扶贫园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的并网发电,为当地贫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典范。在今后的发展中,红古区将继续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加大扶贫力度,为更多贫困农户带来希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