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干镇煤矿记忆馆开馆:老矿工口述史还原井下婚俗,传承红色记忆

兰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9-06 16:50:29 评论:0
阿干镇煤矿记忆馆开馆:老矿工口述史还原井下婚俗,传承红色记忆

近日,位于我国某省的阿干镇煤矿记忆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这座记忆馆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其中,老矿工口述史还原的“井下婚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阿干镇煤矿是我国著名的煤矿之一,自20世纪初开始开采,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矿工为国家的煤炭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而井下婚俗,则是矿工们独特的生活文化,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在记忆馆内,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矿工。他名叫张大爷,年轻时曾在阿干镇煤矿工作。张大爷回忆道:“那时候,井下条件十分艰苦,矿工们每天都要在黑暗的矿井里劳作十几个小时。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矿工们便在井下举行婚礼,这种特殊的婚俗在矿工中流传开来。”

据张大爷介绍,井下婚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婚礼仪式简单,没有繁复的婚宴和仪式;二是新娘新郎在井下相识相恋,感情深厚;三是婚礼现场设在矿井下的临时搭建的帐篷内,气氛热烈而庄重。

在记忆馆的展览中,记者看到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这些照片和实物生动地还原了井下婚俗的场景。其中,一张张满载着喜悦和幸福的照片,让人感受到了矿工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采访过程中,张大爷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新婚夫妇在井下举行婚礼,婚礼结束后,新郎为了不让新娘受到井下环境的折磨,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井下工作,转而从事地面工作。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矿工们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爱情的忠贞。

阿干镇煤矿记忆馆的开馆,不仅是对我国煤炭工业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老一辈矿工的致敬。通过老矿工口述史还原的井下婚俗,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矿工生活,感受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如今,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井下婚俗已成为历史。然而,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阿干镇煤矿记忆馆的开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红色记忆,也让井下婚俗这一独特文化得以传承。

在未来的日子里,阿干镇煤矿记忆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传承我国煤炭工业历史、弘扬矿工精神贡献力量。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井下婚俗这一独特文化,让这段红色记忆永存。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