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携手中国电信举办“翼心筑文明”交流活动 共绘文明共建新蓝图

兰州新闻网 阅读:5 2025-05-15 16:05:40 评论:0

  

  在“5·17”世界电信日即将到来之际,兰州市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翼心筑文明·共融促发展”的交流活动。这场于2025年5月15日举行的盛会,不仅标志着城关区在文明共建领域的又一次创新尝试,更通过多方协作的模式,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政企联动:搭建文明共建的“高速路”

  活动以“翼心筑文明”为核心理念,将电信行业的“翼”字意象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心”相结合,比喻为区域发展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路”。中国电信作为技术支撑方,承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服务效率,例如为老年人开发简易版政务办理小程序,这种“科技适老”的举措如同为传统社区治理装上了“智慧引擎”。而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扮演“调度员”角色,协调辖区21家文明单位组建联盟,形成资源共享 *** ——这种模式类似于将分散的“数据孤岛”连成“云端服务器”,使文明创建成果得以指数级扩散。

  社区参与:从“旁观者”到“设计师”的转变

  活动现场特别展示了“三社联动”机制的落地成果。借鉴兰州市试点社区的经验,城关区将居民议事会制度融入本次交流议程,让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代表同台讨论。一位参与制定垃圾分类方案的居民比喻道:“过去政策像单行道,现在变成了环岛立交——每个人都能选择参与出口”。这种“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协商机制,使得空巢老人互助小组、文明楼道评比等创意项目获得超过80%的居民支持率,其成效堪比“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再生工程”。

  文明与经济共生的“双螺旋结构”

  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负责人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文明变现”概念:通过建设5G智慧社区吸引商业投资,已带动周边商圈客流量提升15%。这组数据被形象地称为“文明建设的GDP转化率”,揭示出环境优化与商业活力的正相关关系。活动现场设置的“文明单位资源对接区”,促成教育机构与社区签订课后托管协议、医疗机构承诺每年开展4场义诊,这些实质性合作如同在区域发展图谱上标注出“文明坐标点”。

  长效机制的“齿轮咬合理论”

  为突破“活动一阵风”的困境,城关区创新推出“文明积分银行”制度。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可累积积分兑换电信套餐优惠,企业赞助公益项目则获得税收减免激励。这种设计被比喻为“社会齿轮的润滑系统”,通过政策杠杆让 *** 、企业、居民三个“齿轮”实现精准咬合。据透露,该机制试行三个月以来,志愿者注册人数同比增长200%,相当于为文明建设安装了一台“永动机”。

  在总结环节,城关区相关负责人用“三盏信号灯”描绘未来蓝图:绿灯通道优先支持文明单位合作项目,黄灯预警机制监控社区矛盾萌芽,红灯叫停资源浪费行为。这种将交通管理智慧移植到社会治理的思维,恰是“翼心筑文明”理念的更佳注脚——当技术之翼承载人文之心,区域发展的航程必将抵达更广阔的文明彼岸。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